董其昌(1855年--1638年),明朝后期大臣。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史中一位很重要的画家。他的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我年轻时初学中国画,就到图书馆借过董其昌的画册临摹,也多次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外博物馆认真阅读董其昌的真迹。但,毕竟受条件限制,不可能对原作认识深透。
几年前,我到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采风写生,淘到董其昌的这幅山水画,立轴中堂,尺寸为宽64cm,长120cm。上款题有诗句,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:山色无定姿,如烟复如黛。孤峰夕阳后,翠岭秋天外。青松临古路,白月满寒山。
万里通秋雁,千峰共夕阳。
款识:玄宰 董其昌制印章:1、太古氏 白文印 尺寸:15mm×15mm 2、董其昌 朱文印 尺寸:14mm×14mm
看画先看印,这方印篆书朱文董其昌三字,方形,边长14mm×14mm。我用显微镜拍摄了印章的图片,放大观察,发现有很多断裂的痕迹,横向排列,有粗有细,有长有短,其中绿色数字标记的3、9、10断裂带直径大,请注意观看标记3、9、10断裂线横穿于纸上,导致印章的朱砂印泥有局部脱落。另外,标记1、2、4、5、6、7、8、11、12、13断裂线较小,也导致印泥中的朱砂色有脱落的痕迹。用紫蓝色标记的15、16是竖向的断裂痕,在印章外围的空白宣纸上,原来的白色宣纸已变成浅灰色,还可以看到很多横向的棕色皱纹,与印泥中的脱色痕迹是相连贯的。这幅图原件竖向长度为18mm,可见大小断裂皱纹横向17条,约每毫米有一条皱纹。
上图是画面的左下方有一个点景人物,坐姿,这里不谈董其昌用笔简练、苍劲、肯定,还是分析裂痕。其中,标记蓝色的1、2为断裂纹,从此文分析这幅画有过多次装裱。从蓝色标记1、2看,深灰色部分是年代久远的贴条,绿色标记12是托裱画芯时,由于排刷不到位留下的褶皱纹。桔红色标记的2、3、4、5…26,则是横向的褶皱纹,排列相对平行,但每一条自然变化,这是由于时间久远留下的自然损伤痕迹,不是人为做旧的。
把头部放大,可以更清晰看到墨线中断的痕迹,也是墨色脱落的痕迹。
图一,一组远山,画远山运用了长披麻皴技法
图二,一组近石,同样用的长披麻皴
上面两幅为单反相机拍摄,肉眼可以见到横向排列的很密集、很长的痕迹。桔红色的标记1为横向断裂痕,数量多,间距约1mm左右。绿色标记2为破损的斑块,有墨色脱落,形状呈圆形或多边形块面状,排列无规律,以上均为年代久远留下的岁月残痕。
图中黄色标记3是一条新的破损痕迹,时间应在近几十年以内。
如果从绘画技法的专业角度解读,董其昌画山石用的披麻皴是承接宋代、元代董原、巨然、黄公望等南派(南宗)大家的技法,表现中国南部山川地形、地貌多绿色植被的特征。他的线拉得更长,用笔力度大,层次丰富,干净利落,每一笔可见大家风范。
上图绿色标记1为这幅画芯在最近的一次托裱时露出的命纸,这命纸不是宣纸,是1954年1月20日的解放日报,说明这个藏家不是专业裱画的,自己弄报纸糊上去的。桔红色标记2是褶皱的断痕。上世纪50年代初期,这些古老的书画在民间是很难公开示众的,所以保存也不是易事。
“制”字竖勾共有明显的断裂痕17处,桔红色标记1-17。我们会问,博物馆展出的宋、元、明、清书画为什么很少见到这么多的断裂纹,因为那是经过专业的人修复的。这幅画我只做了保护性的修复,尽可能保持旧貌。用高科技的仪器设备作古字画材质鉴定,目前还不能做到这幅画是否为原作者手迹,但可以肯定的是,能够断定这幅画的新老。纸、绢上的痕迹学断定材质的年代,大致可以分为距今100年、150年、200年、300年及以上等多个阶段。我的计算方法是,以2022年减去作品创作的年代即可。这幅画应为董其昌中晚年之作,时间在1630年左右,距今近400年。因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董其昌原作都经过专家修复,残痕并不多,而且也不可能近距离长期观察,更不会让我用显微镜反复打强光观察研究。所以,当我有了这件原作或近似于原作,还是对祖国传统艺术的敬畏之情,做了这些研究。目前的结论是,这幅画是三百年以前的老画。至于作者和风格,待以后有机会再行文另序。本文也是抛砖引玉,希望听见不同的意见。当然,我不希望简单地否定和肯定,希望的是真知灼见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