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严家宽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重彩写意大家——严家宽

2014-08-27 14:26:21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周庄,这里是美术家严家宽的出生地。

  1950年,严家宽出生于左岭周庄村甘龙湾,童年时代,他就开始接受艺术启蒙了,老师就是他的母亲。

  小时候,他看到母亲每天夜里纺棉纱、织布。“农村妇女不识字,却能把各种图案的花布,用手工织出来,”严家宽回忆,“母亲在织布机上穿梭经韦线、蓝线、白线、黑线,纵横交错,是一个很美的平面构成,这是劳动创造了美。”

  当年,村里的婆婆妈妈们,都有一手做鞋子的手艺,小孩们穿的“猫猫鞋”,戴的“狗头帽”等,都是村里的婆婆妈妈们一针一线手工织成,其中手艺较好的,就有严家宽的母亲。“别看这些鞋子不起眼,但其红、黄、蓝、绿,红、白、黑的原色搭配使用,与我现在的创作中使用的重彩写意中国画的技法,却有某种意想不到的关联,”严家宽说,可能是农民的朴实、简单、大胆,使他日后在传统中国水墨画创作中,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元素。

  左岭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传统,每年春节期间,四乡八里几个村的村民玩龙灯、舞狮,还有武术表演,煞是热闹。而周庄村更是出过很多秀才和文人,泉井刘的人做毛笔在江口开紫光阁笔庄,破土库有人是汉口荣宝斋和湖北省博物馆的裱画师傅,葛店街的人玩景德镇青花古瓷,卸甲一带的村庄每年要请武汉市的京、汉楚各种表演艺术家下乡唱大戏……少年严家宽,很早就见识到了武术、戏剧、民间工艺等跟美术相关的艺术,甚至中国书画原作,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。

  军队的创作组,奠定了他的美术基础

  上学后的严家宽,很早就表现出美术方面的天赋。

  周庄村的乡亲们回忆,严家宽小时就读的泉井小学,是个老祠堂,青砖、青瓦、青石,古朴、典雅。当时写字用毛笔,他就开始用毛笔画水墨画。

  严家宽自己也回忆,每天放学后,他都喜欢看连环画,临摹画上面的人物,小学三年级左右,就可以把三国、水浒、薜仁贵、杨家将等人物形象全临摹下来。

  中学毕业后,严家宽在生产队里当记工员。当时,地处左岭的武汉市葛店化工厂有个美工室,1966年前后,有几个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画油画,他就混进去看,那些大学生们,把大面积的蓝色、绿色、红色,用来塑造人物的面部,这让严家宽很早就对艺术的审美不是那么俗气。

  工作之余,在无人教授,无人指导的情况下,严家宽经常拿着图片,学画肖像,宣传画。在当时当地方圆百里,他小有名气,傲气也随之而来。但命运的转折,让他明白,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。

  1969年,严家宽应征入伍,成为南海舰队的一名雷达兵。在深山老林里,严家宽的绘画天赋逐渐展现出来,得到部队领导肯定。1971年,一纸调令改变了严家宽的人生,他被抽调至南海舰队政治部美术创作组学习。从未接触过正规美术学习的他,一跃成为专业美术创作作者。进了创作组,严家宽才知道,这里高手云集:组长是著名版画家黄树德;副组长是中央美院毕业的高才生、国画家李宝林;还有一批油画、粉画作者,均为全国一流高手。只有他,是个“无名小卒”。

  与大师共事,耳濡目染间,进步如神助。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,在大师级画家的指导下,严家宽的艺术之路有了很好的起点。

  “我有幸在学艺路上吃到这么好的第一口奶。”部队的宣传画,多为油画和水粉画,严家宽学会了西方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。

  大学的图书馆,开阔了他的创作视野

  在部队摸爬滚打5年后,时年24岁的严家宽于1974年退伍返乡,回到左岭周庄这片熟悉的土地,做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

  当年正好碰上大学招生,严家宽以公社第一名推荐上大学。由于严家宽本人是转业退伍军人,高中文化,又能画画,且根正苗红(父亲严汉承是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,1940年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),所以很快就审查通过,并下了录取通知书。谁知通知书下到庙岭区时,被当时的区领导改了名字,发到另一个人手里,顶替了他。很多人觉得此事已成定局,安慰他当一辈子农民。但更多的人为他努力争取。事情闹到鄂城县政府,真的扳过来了。他当年上了大学,年龄已24岁,按当时政策已是最高年限,所以,直到今天,严家宽仍口口声声要感谢家乡人的帮助。

  当年秋,严家宽进入武汉师范学院(湖北大学前身)就读,专业是数学。

  一心想搞艺术的人,成天与数字打交道,严家宽并不满足。好在他悟性好,专业学习总能事半功倍,这让他有充裕的时间去钻研绘画技法。几年过去,他的画作在江城高校声名鹤起。

  1977年,严家宽以优异的专业成绩和绘画才能留校工作。这时,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绘画艺术。当时,学校没有美术专业,他便在学校图书馆上班,编制是干部,实际工作是打杂干活,兼画一些宣传画。

  1978至1986年,为了艺术梦想,严家宽放弃读书、教书、提干和一切名利,在书堆里每天苦读,8年时间,他连助教职称都没评。但是,这8年里,严家宽的艺术生涯完成了一次飞跃和蜕变:在图书馆,他几乎看完了所有关于绘画画理、画论的书籍。关在书库,让他有机会临摹了无数古今中外名画。他还有幸从国画大师张振铎先生那里,汲取了中国写意画用笔用墨的真经。他还赴北京、南京等地拜访何海霞、叶浅予、亚明、宋文治、钱松岩等大师,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点。

  1985年,湖北大学重新组建艺术教研室,严家宽走出图书馆,成为一名美术教师,直至成长为艺术学院院长。

  海外的个人展,坚定了他的深耕方向

  1986年,严家宽应澳大利亚方面邀请去做访问学者。在当地艺术同行引导下,他来到澳洲中西部地区考察写生。当平原沙漠大面积的鲜艳色块展现在面前时,严家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,心中创作的激情难以抑制。他迫不及待地铺开宣纸,将所感所思尽情渲泄。一气呵成,创作了澳大利亚沙漠系列组画50幅。

  1990年10月,严家宽带着这批组画,在北京画院举办了《严家宽澳洲之行画展》,引起首都美术界热烈反响,国内外媒体称他为“世界上最伟大的沙漠画家”。这批作品,初步奠定了严家宽的个人风格,开启了重彩写意山水画的创作之路。

  1991年,严家宽再赴澳洲,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。画展刚办完,澳方就抛出绣球:只要愿意留下,即安排工作,待遇优厚。此时,严家宽做出了人生又一抉择,他要做中国画的传承和创新者,于是毅然回国。

  回到湖北大学,一间18平方米的平房成了他的画室。从画西画再回到画中国画,专业方向的转换,是事业的又一关键点。

  为了追求对大自然色彩的独特感受,每年寒暑假,严家宽都前往野外大山写生,在中国西南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中穿行,终于确立了以中国西南部峡谷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艺术风格。他把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青绿工笔山水,和写意水墨山水技法融合起来,以开阔的视野,瑰丽的想象,奔放的笔墨和缤纷的色彩,创作出大量表现中国西部意境壮阔、气势磅礴的作品。

  1999年,严家宽厚积薄发,推出《严家宽画集》。2001年,他的作品荣获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及第五、六届全国“中国山水画大展”金奖。同年10月,严家宽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,他的作品《九龙奔江》放在展厅重要位置,得到艺术界、评论界认可。媒体评论严家宽是中国当代“重彩写意山水画”的领军人物。《美术》、《美术观察》等专业杂志,专版介绍严家宽的作品。严家宽说,来自艺术界的权威认可,才使他的绘画艺术体现出价值。

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严家宽作为特邀艺术家出席,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永久收藏。随后,他在美国孟菲斯大学、韩国平泽大学作艺术访问或举办个人画展,其重彩写意山水画被选为“国礼”,赠给苏丹、伊朗等国领导人。他也因此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任为首届“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”,成为我省获此殊荣的首位艺术家。

  左岭的故乡情,激发了他的艺术热情

  严家宽对左岭感情深厚。左岭街道文化站站长吴国良介绍,该站曾试着提出请严家宽回乡辅导一下左岭的业余书画爱好者。按说,严家宽的学生都是专业画家,而且他又事务繁多,时间宝贵,站里本不抱希望。谁知严家宽不仅满口答应,而且主动提出在文化站建立严家宽工作室,每年回乡四五次,每次都带回近作,供家乡爱好者欣赏。

  而严家宽则谦虚地表示,自己本应回报家乡,但总觉得愧对家乡,因为没有成为大企业家,去为家乡修桥铺路,也没有为家乡人民办惊天动地的事。

  而对于左岭天翻地覆的变化,他深感惊喜。“去年,我亲眼见到左岭周庄村的农民集体搬迁,那里的房屋和土地都移为平地,好像一张白纸,左岭人民将在这块肥田沃土上绘制新的蓝图,我相信会建设得非常美好。”

  画家心中的故乡情,也是他艺术成就的源泉。严家宽说,“我的绘画基础就是在农村手拿树枝在泥土地里乱画出来的。因为本来是农村人,比城里人应该更深地贴近生活,亲近自然,所以我后来选择艺术创作的定位是中国山水画。”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严家宽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